土工布,即土木工程建设用布,诞生于六七十年代,按成形方式分机织和无纺两类。其中,机织土工布好比建筑中的钢筋,具有过滤、排水、隔离、加筋抗拉等作用,有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土石方量、延长寿命、降低维修费用等综合经济效益,可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铁道、民用建筑等行业,并在发展环保产业及农业领域大有可为,其问世曾被喻为一场“岩土工程的革命”。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个工程年均使用土工布10亿平方米(约40万吨),发达国家应用尤为广泛。但在我国因长期缺乏产品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且前期工程造价有所提高(以高速公路为例要提高1.5%—2%),应用起步较晚,迄今累计用量不过5亿平方米。
可以说,土工布在我国市场前景看好,甚至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潜在市场。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华麟介绍说,整个工程需用土工布3000万平方米。仅投资32.5亿元人民币的一期工程,就已采用各类土工布700万平方米。
从供给方面看,目前全国已涌现出230多家土工布生产企业、300多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过5亿平方米(约20万吨),在品种、质量、规格等方面已能满足一定程度的需求。
一方面是诱人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是现成的供给保障,可以说,土工布作为一种生命力强、跨多行业的新型建材,在我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今天具有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
不过,总体上看,我国已完工或在建的大工程使用土工布的还不多,应用总量不够大,优质产品厂家的生产能力远未得以充分发挥,有的销量不过生产能力的一二成。据有关方面专家分析,这有多方面原因。首先,不少地区和厂家将土工布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盲目重复建设,使“土工布热”一出现即呈买方市场,但又没有形成符合国情的设计、生产、应用系统,以至品种、规格、质量和价格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其次,生产企业小而散,年均产量仅100余吨,达不到经济规模;几乎无专业厂,对土工布的复合功能研究不够,创新应变能力欠缺,产品大部分沿用老工艺、老材料、老技术,花色品种不足。此外,70%的生产厂家集中在沿海地区,无形中加大了材料的运输成本。而一段时间以来,不法厂商乘机鱼目混珠将易腐的无纺布冒充机织土工布推广应用,致使一些施工单位心有余悸,也成为影响优质土工布推广应用的障碍之一。
究竟如何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工布的迫切需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家经贸委等11个部门成立了土工布推广应用工作协调小组,组织有关部门修订并发布有关土工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48项,基本满足了当前生产和检验的需要,并使土工布应用范围扩大到整个工程建设领域。
按照“标准就高不就低,定点宜少不宜多”的原则,有关部门确立了39家重点生产企业和13家土工布原料重点生产企业,确定了4个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国家经贸委将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企业的产品进行每年不少于一次的抽查检测,如发现在产品质量、供货时间、销售价格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有违约问题将严肃查处,并取消其资格。与此同时,一些优质产品的生产厂家和应用工程代表还建议,国家应明确规定土工布采购由业主负责,实行招标制,并规范国家重点工程的招标程序,由定点企业参加投标。同时,交通、铁道、水利等部门应尽可能将土工布列入工程设计和施工规范中,严格选用相应产品。有关“示范工程”要建立项目管理责任人制度,对采用土工布按照相应的职责分工负责,以确保质量。